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吉林省大力推动各项治水攻坚行动,有效强化流域水质管控。1至9月,全省重点流域48个国家考核断面中,优良水体比例77.1%,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高于国家考核目标14.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全面清零,全省17个国家重点监控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加快推进治污工程建设,是吉林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缩影。按照《吉林省重点流域劣Ⅴ类水体专项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全省加快推进治污工程建设,补齐短板,确定了城镇生活、工业污染、畜禽粪污、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等6方面22项具体任务、588个工程项目。建成辽源市污水处理二期扩建工程、四平市南北河截流干管改造工程等一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有效解决了城乡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等影响地表水质量的“痼疾”,为消除劣Ⅴ类水体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日益完善的五级“河(湖)长制”体系,构建起全省水环境日常管理的严密网络。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实施“四个*时间”精细化监管,严格落实重点断面水质管控的联动措施,按照“*时间掌握水质情况,*时间分析研判,*时间现场核查,*时间督察问责”的要求,实施精细化监管。
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何立春介绍:“四平市建立辽河污染防治微信工作群,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30多个部门负责人入群,坚持联防联控,各职能部门联合监管,*时间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本文转载自中国环境报社,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